文章詳情
熒光材料的發光原理!
日期:2022-05-24 03:03
瀏覽次數:650
摘要:熒光是物質吸收光照或者其bai他電磁輻射后發出的光。大多數情況下,發光波長比吸收波長較長,能量更低。但是當吸收強度較大時,可能發生雙光子吸收現象,導致輻射波長短于吸收波長的情況發生。當輻射波長與吸收波長相等時,即是共振熒光。
常見的例子是物質吸收紫外光,發出可見波段熒光,我們生活中的熒光燈就是這個原理,涂覆在燈管的熒光粉吸收燈管中汞蒸氣發射的紫外光,而后由熒光粉發出可見光,實現人眼可見。
擴展資料:
許多物質都可產生熒光現象,但并非都可用作熒光色素。只有那些能產生明顯的熒光并能作為...
熒光是物質吸收光照或者其bai他電磁輻射后發出的光。大多數情況下,發光波長比吸收波長較長,能量更低。但是當吸收強度較大時,可能發生雙光子吸收現象,導致輻射波長短于吸收波長的情況發生。當輻射波長與吸收波長相等時,即是共振熒光。
常見的例子是物質吸收紫外光,發出可見波段熒光,我們生活中的熒光燈就是這個原理,涂覆在燈管的熒光粉吸收燈管中汞蒸氣發射的紫外光,而后由熒光粉發出可見光,實現人眼可見。
擴展資料:
許多物質都可產生熒光現象,但并非都可用作熒光色素。只有那些能產生明顯的熒光并能作為染料使用的有機化合物才能稱為**熒光色素或熒光染料。常用的熒光色素有:
1、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為黃色或橙黃色結晶粉末,易溶于水或酒精等溶劑。分子量為389.4,*大吸收光波長為490~495nm,*大發射光波長520~530nm,呈現明亮的黃綠色熒光。其主要優點是:人眼對黃綠色較為敏感;通常切片標本中的綠色熒光少于紅色。
2、四乙基羅丹明(RB200):為橘紅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和丙酮。性質穩定,可長期保存。*大吸收光波長為570nm,*大發射光波長為595~600nm,呈橘紅色熒光。
3、四甲基異硫氰酸羅丹明(TRITC):*大吸引光波長為550nm,*大發射光波長為620nm,呈橙紅色熒光。與FITC的翠綠色熒光對比鮮明,可配合用于雙重標記或對比染色。其異硫氰基可與蛋白質結合,但熒光效率較低。
4、藻紅蛋白(R-RE):本品為無定形,褐紅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和丙酮,性質穩定,可長期保存。*大吸引光波長為565nm,*大發射光波長為578nm,呈明亮的橙色熒光。與FITC的翠綠色熒光對比鮮明,故被廣泛用于對比染色或用于兩種不同顏色的熒光抗體的雙重染色。
常見的例子是物質吸收紫外光,發出可見波段熒光,我們生活中的熒光燈就是這個原理,涂覆在燈管的熒光粉吸收燈管中汞蒸氣發射的紫外光,而后由熒光粉發出可見光,實現人眼可見。
擴展資料:
許多物質都可產生熒光現象,但并非都可用作熒光色素。只有那些能產生明顯的熒光并能作為染料使用的有機化合物才能稱為**熒光色素或熒光染料。常用的熒光色素有:
1、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為黃色或橙黃色結晶粉末,易溶于水或酒精等溶劑。分子量為389.4,*大吸收光波長為490~495nm,*大發射光波長520~530nm,呈現明亮的黃綠色熒光。其主要優點是:人眼對黃綠色較為敏感;通常切片標本中的綠色熒光少于紅色。
2、四乙基羅丹明(RB200):為橘紅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和丙酮。性質穩定,可長期保存。*大吸收光波長為570nm,*大發射光波長為595~600nm,呈橘紅色熒光。
3、四甲基異硫氰酸羅丹明(TRITC):*大吸引光波長為550nm,*大發射光波長為620nm,呈橙紅色熒光。與FITC的翠綠色熒光對比鮮明,可配合用于雙重標記或對比染色。其異硫氰基可與蛋白質結合,但熒光效率較低。
4、藻紅蛋白(R-RE):本品為無定形,褐紅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和丙酮,性質穩定,可長期保存。*大吸引光波長為565nm,*大發射光波長為578nm,呈明亮的橙色熒光。與FITC的翠綠色熒光對比鮮明,故被廣泛用于對比染色或用于兩種不同顏色的熒光抗體的雙重染色。